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9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29篇
安全科学   52篇
废物处理   71篇
环保管理   366篇
综合类   685篇
基础理论   104篇
环境理论   3篇
污染及防治   34篇
评价与监测   16篇
社会与环境   347篇
灾害及防治   3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114篇
  2011年   150篇
  2010年   112篇
  2009年   123篇
  2008年   104篇
  2007年   130篇
  2006年   148篇
  2005年   104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With the transition of the global economy toward a green economy, it is important to analyze the elements that can either support or impede this transformation. Therefore, in this study, we aimed to evaluate the potential of the green economy in the Middle East and North Africa (MENA) countries by analyzing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potential of the green economy in MENA countries by analyzing key factors such as access to clean fuel, GDP, and CO2 emissions. The study aims to distinguish between long- and short-term effects, assess the presence of a long-run relationship or co-integration between the parameter estimates, and evaluate the progress of MENA countries toward a green economy based on the impact of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Using quarterly and seasonally adjusted data from 2000 to 2018, the auto-regressive distributed lag (ARDL) technique was employed to examine the co-integration of the factors in the long and short terms. Multiple cointegration techniques were also used to determine the feasibility of a green economy by analyz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ccess to clean fuel for technology and cooking, GDP, and CO2 emissions. The study's findings indicate a clear long- and short-term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nalyzed factors, as confirmed by the error correction model (ECM) which suggests that the variables are cointegrated and potentially relevant. Additionally, the result of the autoregressive distributed lag bound test shows that the green economy variables, GDP, CO2 emissions, and access to clean fuel, are cointegrated in the long-term.  相似文献   
2.
农业经历了生态农业、化学农业到生态农业的变迁,生态农业是起点也是终点。发达国家饱尝了发展化学农业的苦果,随后转轨到生态农业的道路上,最后认识到只有发展循环农业才能够做到农业可持续发展。发达国家的循环农业特别强调生态内涵和变废为宝理念,政府的财政投入和科研投入力度很大。相比之下,我国虽然已经开始发展循环农业,但目前还并不普遍,化学农业还占有很大比例。学习吸收发达国家的经验,会让我国尽早走上循环农业的发展道路。循环农业是我国农业的发展方向,为了做到这一点,需要强化农业产业化力度、加大财政补贴力度和科研投入力度。  相似文献   
3.
论述了循环经济法制化发展的重要意义.以再生水为例,指出我国再生资源产业化发展潜力巨大,大力发展再生资源产业,对发展我国循环经济,建设循环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指出了要推动各类产业园区实施循环化改造,促进园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新要求。兰州新区是国务院批复的全国第五个、西北第一个国家级新区,对兰州新区循环化建设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5.
概括了循环经济工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框架思路。归纳总结了规划环评的主要内容,并以山西省长治市襄垣富阳循环经济工业园区为例,对规划环评指标体系的构建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随着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低碳经济”已逐渐成为世界各国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较不平衡,整体推进低碳经济发展存在较大的困难,为有效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策略选择,本文通过构建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对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低碳经济发展状况进行评价.结果显示,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北京低碳经济水平相对较高,其他地区距离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尚有较大差距.由此,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应根据地区经济发展特点及其低碳经济发展状况,采取不同的低碳发展策略选择,以有效推进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顺利转型.  相似文献   
7.
随着资源的紧张和环境的恶化,发展现代循环农业对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环境保护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从低碳经济理论的内涵与发展、现代循环农业与主要技术对策、绿色农业视野三个层面的资源循环利用来综合分析如何发展现代农业。  相似文献   
8.
循环经济产业园规划与相关规划的协调性分析是论证循环经济产业园规划合理性的关键环节之一。以武汉市千子山循环经济产业园为例,通过对该产业园规划与产业政策和相关规划的协调性分析,论证了千子山循环经济产业园规划的合理性,为国内同类产业园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资源循环利用基地的建设是破解城市固体废弃物“邻避效应”的创新道路,有助于新型城市功能区的建设,是推进资源循环利用的主要方式。以北京市朝阳区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基地为例,研究其基地建设的优势基础及制约因素,通过探索基地建设模式,分析了基地建设的总体思路和重要举措,以期为其他地区资源循环利用基地建设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10.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也随之而提高,对于生态环境以及居住环境的要求也相应提升。水是万物之源,是保障人们生产生活的基本要素之一,为了有效提升水环境质量,先进的水环境监测技术必不可少。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水环境监测技术也在不断调整和优化,逐渐向信息化方向发展,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将详细阐述现阶段我国在水环境监测工作中实施的信息化新技术,希望能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